此次检查紧扣最高检“食药安全益路行”专项工作部署,聚焦烘焙行业食品添加剂“超范围、超限量使用”“未按规定建立台账”等突出问题。检察官与执法人员分工协作,一方面现场查看操作间,重点检查植脂奶油、果酱、色素等常用添加剂的储存条件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;另一方面仔细查阅进货台账、添加剂使用记录,核对标签标注的“使用范围”“最大使用量”是否与实际操作一致。
在某烘焙店内,检察官发现部分蛋糕坯使用的“复配膨松剂”未按标签要求单独分装存放,且台账记录仅标注“膨松剂”,未明确具体成分。“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必须精准到克、追溯到批,一旦混用或超量,可能引发铝残留超标等问题。”执法人员现场向经营者讲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相关规定,并督促其立即整改,完善“一品一档”管理。
“我们之前对添加剂的使用规范理解不够深入,这次检查就像一场‘法治体检’。”某连锁烘焙品牌负责人王经理表示,将对照检察官提出的整改建议,组织员工开展专题培训,严格落实“精准称量、规范记录、定期核查”要求。
据统计,本次专项检查共抽查烘焙店15家,发现问题隐患7处,均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督办。下一步,西市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“公益诉讼+行政监管”协作机制,通过“回头看”确保问题清零,推动建立从采购到售后的全链条添加剂管理体系,切实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